那天靖哥哥说,他跟成都那些孩子们说将来你们一定会忘记我,但没关系,事实就是如此。具体细节其实我忘了,我只记得听完的当下我说:好残忍啊!靖哥哥说事实是这样啊,他参加了那么多次的营会、各种营会。是啊,我难道也不是吗?从小学五年级参加第一场营会开始,就不断不断地参加各种营会,结识各种不同的人,也学习如何去结识不同的人。也有那种哭着说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那种营会,但是几年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那些人、那些事。但是、但是,那些营会留下来什么呢?带给我什么呢?一定有的,融进了我的成长里、我的青少年时光。那样的体验刺激我,那种人际关系润泽我,塑造了现在的我。我很庆幸,也很骄傲,是的,所以我容易对平面的游戏厌倦,我喜欢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未知的、刺激的可以有位格交流的游戏。没有什么比亲眼看见你因为全心投入游戏而露出笑容更令人兴奋的事了。
其实我想说说"朋友"。所有能称之为“朋友”的,一定是因为我们之间共同拥有的什么。最基本的就是拥有共同的一段经历或者回忆吧。是那段经历和回忆使我们两人产生联结,有了可以称之为“朋友”的资格。我和许多称之为朋友的都这么开始,因为某次美好的相聚,因为某次印象深刻的营会。而那些所谓的"很重要的朋友",又都是在相处中发现两人除了共同的经历和回忆之外还有其他共同拥有的东西。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同样喜欢某一具体的人事物,于是关系更加深刻和紧密。最幸福的,也许就是拥有同一个目标,并能够互相扶持,一起为之燃烧。因为这样的朋友,不只拥有你的过去,还拥有你的未来,你的生命的全部他都可以参与。因为生命是超越时空的。
所以也许他们和我是因为共同的回忆和经历联结所以称之为朋友。如果仅仅只有这样,实在支撑不了长久和深刻的相处。至少我是吃力的。因为他们仿佛永远停留在你的过去,而没办法和你一起前进。所以才说三观很重要,虽然三观不能当饭吃,但是三观不同真的会让人吃不下饭。当然,这还是恩典!有些东西应该果断决绝地击碎,尤其是那些无意义的墙;但是有些东西应该温柔、沉默和等候。我该击碎的第一堵墙就是我无可救药的高傲、冷漠和自我中心。我想起那天查经陈刚哥说我们常藉着给别人贴上标签来把那个人"取消"掉,而耶稣打乱了一切,使我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不再是标签,而是真正的人。人,按上帝形象所造,是个有机体,但因为我自我中心,当一个人来到我的生命,我就给他贴上标签:性别男,姓名刘小明,工作会计员……然后把这个人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入我世界中某一区块。从此以后他就属于那个区块,仿佛他不会成长,不会改变,无形中就把他这个人给"取消"了。有时候我会惊讶地说: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是因为对方的行为超过了属于他的区块,或者说: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但为什么我的前提是他不会改变呢?人是不断在成长和改变的啊,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我世界中的一张名卡,也不是承载着某个角色的工具。我爸爸不是我爸爸,他是一个承载着"爸爸角色"的工具。所以当这个工具不能发挥他的效用时,他就不再是我爸爸了。主啊,这就是我,这是何等可怕!求你指教我,决绝地破碎自己,破碎这种用高傲和自我中心筑起的墙,却对别人有更多的等候和温柔。
这两年越认识“温柔”这个品格,就越发现其中的深妙。耶稣是最温柔的,因为祂是烈火,但他来靠近我们时,祂却使我们感到温暖而不至于灼伤。祂能,但是祂选择了不能。这是全世界的温柔都不及的温柔,这是祂的温柔。因为没有比祂更大、更深、更高、更远;也没有比祂更卑微、更靠近、更透彻、更深厚。
所以永远听不腻五月天的《温柔》。
我很感谢那些生命中和我一起被燃烧的灵魂。感谢神给我机会参与他们的生命,感谢神使他们影响我的生命。虽然和其他人一样都聊着相似的话题,虽然都在笑着、哭着,但是望进双眼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我们到底是谁。不是都说,两个人同时爱着同一个人的时候,这两个人是最容易察觉彼此的心意吗?我在你眼里看见他,你也在我眼里看见他。因为我们都爱他,所以我们轻易地认出了彼此。因为祂那么的美好,以至于当我知道你也爱祂的时候,我就感到开心、骄傲、并与你惺惺相惜。认出你眼里的基督,认出你生命里的基督,从而发现原来我们将自己交了出去,交给祂。因为都爱祂,所以爱彼此。我们都爱上了那么美好的一位!祂值得更多人的爱,祂的名值得被称颂、被宣扬、被传讲。
所以,我不但拥有你的过去,还拥有你的未来——我们因着同时被燃烧而拥有了全部的对方。
主啊!你的温和使我为大。因你名叫耶和华。耶和华,耶和华,有怜悯有恩惠,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愿我能像祢一样温柔。虽然有些朋友和我的联结只在于过去;虽然我们走的方向渐渐地对立;虽然我会因此而感慨、惋惜、失望、难过,但有一种安稳叫做"不再害怕失去",这种安稳是因为相信祢在掌权。
再听一遍《温柔》,尽管它永远说明不了祢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