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连写篇博客都要查看我的行事历的时候,
我就知道自己可能有一天会因为忙碌而放弃书写。
当我发现其实事情的填满不被称为忙碌,心里的迷茫才是真正的忙碌的时候,
我就知道自己会珍惜那份想要书写的渴望。
我以为我是上来吐苦水的,
或者谈论到最近我是多么的忙,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填满。
南院事工、教会、开学选课……
可我领悟到其实被事情塞满不称之为“忙碌”。
忙碌,忙碌。
忙碌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心情感受?
我相信它是一种心情的状态。
一种你开始疑惑自己为什么忙碌,被这许多的事情压着,或者扛着这许多的责任是为了什么。
当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累”。
这个“累”是你的心觉得累,觉得负荷不了。
遇到这个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找个人倾诉。
这其实很不简单,
首先,你要愿意放下自己心里的防线,比如“说了又有什么用”,“对方也不会喜欢听”
找一个你知道他真正关心你的人,告诉他。
他的鼓励和支持多少都会激起你想要咬着牙完成的动力。
另一种,觉得负荷不了的时候就会想要逃避,
各种方法的逃避。
有些人不想承认、或者不知道自己其实在逃避。
他会说:这是我的休息。
可是休息之后呢?
责任还在那里、身份还在那里,特别是有些身份责任是你一辈子都甩不掉的。
这种时候就会开始用一种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态度去“接受”,
说:这个人生不就是这样咯,还能怎样?
如果你问我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状态?
我会告诉你……因为你根本就负荷不了。
当你依靠的是自己,当你的动力和力量来自于自己的时候,
感觉到忙碌和累是很正常的。
就好像要发动一辆需要2.0马力的车,如果你用1.5的engine肯定是发动不起来的吧。
同样的,你的engine是你自己,
而你其实是被造的,你是脆弱的,你是需要仰赖创造你的创造者的。
没有他的供应,自然车子是发动不起来的啦。
也因着我们都是脆弱的,所以最终能解决这个心情状态,和解决这个“累”,
就是回到供应我们一切、确定我们生活目的的创造者那里。
创造者就是真神。
而且是“真神”哦,只有找到“真神”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虽然我被各种事情填满,身体上感到疲惫、头脑因为一直不断要去思考东西而觉得累,
但是我不“忙”,
因为我享受在这一切之中。
我能享受在这一切之中,是因为我认识真神,
更有荣幸能够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有一段美好而安静的时间与神亲近。
确切来说,美好而安静的不是因为我拥有那段“空闲”时间,
而是我想到无论我做什么,都有神在背后掌权,
我只要承认自己无能,尽力用神给我的一切行事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轻松呢?嘻嘻。
鼓励那些因为忙碌生活而感觉到累的人。
分享那些因为有神而感到轻松的人。
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2015年8月17日星期一
关于成绩——读书。
成绩优秀真的没什么好骄傲的,所以也不需要刻意谦虚。
但是其实会陷入两难。
如果你回答:“成绩好真的没什么的啊,别那么在乎成绩。”
结果对方把“不在乎成绩”错当成“不在乎学习”,
从此对学习对上课保持不认真、随便的态度,
是否就是因为你而跌到了呢?
可是如果回答:“谢谢,我也很满意我的成绩。”
结果对方在心里认定自己是看重成绩的人,
而很多时候 看重成绩=死读书=功利性=竞争性=好胜心强=骄傲=不会做人
加深对你的误会还算小事,
最怕就是拿:读书好不等于会做人 的藉口,
从此对学习对读书更加抗拒。
所以打从心里希望对方可以认真学习、追求进步,又可以不在乎成果,
这种兼顾两者的措辞,我真的还在摸索当中。
不过我有必要为天下因为”读书好,而被看不起”的人做一个申辩。
当然,我的申辩不是绝对性也不是概括性的,
只是希望对于那些因为热爱生活,所以认真学习的“书呆子”一个伸冤的机会。
的确,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死读书的人,
但不是所有成绩好,读书好的人都是死读书。
事实其实恰好相反。
真正从学习、从书中取得智慧,而不只是知识的人,
就是那些最有创意、热爱生活的人。
这绝对是逻辑的。
书的价值和精华不外乎就是要人思考生命,反省生活,
而真正索取其精华的人必定会从因为“书中”的指引,而积极去寻找“书外”的世界。
因为“书”,就像一个指向外面世界的手指,
既是手指,就是充满生命力的;
有生命力的指引,就会在燃烧生命力的情况下不断冒险。
所以,一个读书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冒险的人。
那为什么还会有“书呆子”的出现呢?
嗯……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找到真正的精华,
他们读历史,可是不知道为何而读;
读文学,不知为何而读。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次序的问题。
人都是因为知道 要这么做的理由之后,才会去做一件事的。
你吃饭,是因为你饿;
你睡觉,是因为你累。
可现在因为时代、因为大社会没有等你是否明白为什么要读历史、读文学,
就先让你读历史,读文学。
在不知道读历史文学的价值之下,我们不止被逼着要读,而且还要考。
由此便产生两种反应:第一,反抗;第二,妥协。
反抗就是对着一切不明白和不满意表示厌弃。
可惜的是,
很多反抗者在厌弃“次序颠倒的过程”中,也厌弃了“学习过程”。
以至于之后的人生反而看不起“读书”了。
妥协者努力去找到在这个次序颠倒的过程中可以适应和生存的方法。
如果妥协者可以在寻找适应的方法中,发现次序颠倒问题并且给予矫正,
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可偏偏很多妥协者在这个过程中只看见如何生存,而看不见为何生存,
在忙碌追求“生存成果”(成绩)之下,
就变成了书呆子。
综合以上,
书是书,人是人。
书的价值是不变的,重要的是人怎么去读,是否有读出其价值和精华。
鼓励所有因为读书而变得烦恼的人,
分享所有因为读书而变得喜爱冒险的人。
2015年8月10日星期一
我愿意。
醒来后,继续前进。
南院是我的学校,
过去整整一年里面,曾经闪过无数念头要在这个学校做点什么。
开Christian Fellowship?查经班?
可是当时的我根本还在沉睡中,对这个学校的布道负担完全是——被动。
直到醒来之后,直到青年归主要在南院开展事工。
是时候,召集南院的基督徒一起了。
是时候,发挥在南院光和盐的功效了。
是时候,做我本来很早就要做的一切事。
一个晚上的时间,让我想了很多。
一直成为我属灵伙伴的阿甜即将离开,意味着,我的担子会重一些。
如果要我带领学校开始基督徒团契,我愿意吗?
我愿意去面对、承受、突破那些挑战和压力吗?
我愿意放弃我的自由、时间,去做装备和布道的工作吗?
我愿意去进入一个未知的战场,忍受着各种伤痕和疲惫吗?
当我想到我自己,看见过去沉睡的一年,
想到<神>的时候,想到没有任何的事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我愿意。
虽然目前暂时性不会真的开一个学校承认的基督徒团契,
但是召集南院基督徒的工作开始进行,
装备,布道。
知道会很忙碌,知道不简单,知道一定会有困难,知道也许会被人看不起……
但是,我愿意。
不过我也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
有时候顾着一股冲劲、没有周全的计划。
结果事情反而会纠结再一起。
所以每一步都要仔细,查看。
最重要热忱不要失去。
南院是我的学校,
过去整整一年里面,曾经闪过无数念头要在这个学校做点什么。
开Christian Fellowship?查经班?
可是当时的我根本还在沉睡中,对这个学校的布道负担完全是——被动。
直到醒来之后,直到青年归主要在南院开展事工。
是时候,召集南院的基督徒一起了。
是时候,发挥在南院光和盐的功效了。
是时候,做我本来很早就要做的一切事。
一个晚上的时间,让我想了很多。
一直成为我属灵伙伴的阿甜即将离开,意味着,我的担子会重一些。
如果要我带领学校开始基督徒团契,我愿意吗?
我愿意去面对、承受、突破那些挑战和压力吗?
我愿意放弃我的自由、时间,去做装备和布道的工作吗?
我愿意去进入一个未知的战场,忍受着各种伤痕和疲惫吗?
当我想到我自己,看见过去沉睡的一年,
想到<神>的时候,想到没有任何的事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我愿意。
虽然目前暂时性不会真的开一个学校承认的基督徒团契,
但是召集南院基督徒的工作开始进行,
装备,布道。
知道会很忙碌,知道不简单,知道一定会有困难,知道也许会被人看不起……
但是,我愿意。
不过我也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
有时候顾着一股冲劲、没有周全的计划。
结果事情反而会纠结再一起。
所以每一步都要仔细,查看。
最重要热忱不要失去。
2015年8月5日星期三
假期开始。
假期开始的一个星期~
想要好好弥补我过去一年来没做到的、耽误的事。
要把该见的人、该做的事、该传的福音、该读的书……
都好好 做 完 。
从《当代基督教与社会》开始读起,
上中国通史二的时候就萌起了想要好好读一读的念头,毕竟摆在架子上好久了。
记得安老师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社会发出声音。
那么身为一个基督徒呢?
以前对于社会,政治的观念就是:不关我的事
但是神是管理世界,公义的神。
身为神的子女怎能容忍不公义之事,也不为软弱边缘的发声呢?
英国历史上,教会(基督徒)曾经带领废除第一批黑奴,兴起福音运动改革当时社会上残酷、腐败的陋习,
当然,教会也有表现不好的时候。
比如面对纳粹迫害犹太人之事缄默不语,(只有少数的基督徒发声反对)
也许这也是导致教会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低落的原因。
但是无论如何,
身为基督徒,就都有关注社会的责任,
虽然我们只是在这个世界上“寄居”,
但是神看待那些“毫无玷污的虔诚,就是照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
于是,我也要关注时下,而不是拿“传福音”跟社会无关来当借口。
————————————————————————————————————
接着读点文学,(毕竟上面那本实在费脑力)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金锁记》
功力不深,读完只浅品苍凉,
既然是自己挖不到,那就要找资料去了(哈哈)
可是,想接下去读亲爱的介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海派的作风,在《金锁记》之后才稍稍能适应。
不然老说二奶奶,姨奶奶,打牌什么的,连接不上。
—————————————————————————————————————
还有点哲学吧,其实一开始不知道原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哲学,
还以为是小说呢,
想要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名字好听哈哈。
可原来哲学思想源自尼采,
尼采啊……那位宣称“上帝已死”的哲学家(科科)
不过还是有阅读的价值的,
毕竟不了解 人 头脑想出来的哲学,也就不能跟神的真理比较,
不能比较,就显不出真理的可贵。
而且我一向坚持知识具有包容性,
所以广泛而深厚的阅读是我一直希望,也正在追求的。
但是真理,不能妥协。
—————————————————————————————————————
总想着假期要好好安慰我的嘴巴,
把想吃的都吃一遍~
可是钱是个问题/.\
败家败吃的模式打开,
但节制还是要有嗯嗯。
假期,请继续充实下去——
想要好好弥补我过去一年来没做到的、耽误的事。
要把该见的人、该做的事、该传的福音、该读的书……
都好好 做 完 。
从《当代基督教与社会》开始读起,
上中国通史二的时候就萌起了想要好好读一读的念头,毕竟摆在架子上好久了。
记得安老师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社会发出声音。
那么身为一个基督徒呢?
以前对于社会,政治的观念就是:不关我的事
但是神是管理世界,公义的神。
身为神的子女怎能容忍不公义之事,也不为软弱边缘的发声呢?
英国历史上,教会(基督徒)曾经带领废除第一批黑奴,兴起福音运动改革当时社会上残酷、腐败的陋习,
当然,教会也有表现不好的时候。
比如面对纳粹迫害犹太人之事缄默不语,(只有少数的基督徒发声反对)
也许这也是导致教会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低落的原因。
但是无论如何,
身为基督徒,就都有关注社会的责任,
虽然我们只是在这个世界上“寄居”,
但是神看待那些“毫无玷污的虔诚,就是照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
于是,我也要关注时下,而不是拿“传福音”跟社会无关来当借口。
————————————————————————————————————
接着读点文学,(毕竟上面那本实在费脑力)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金锁记》
功力不深,读完只浅品苍凉,
既然是自己挖不到,那就要找资料去了(哈哈)
可是,想接下去读亲爱的介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海派的作风,在《金锁记》之后才稍稍能适应。
不然老说二奶奶,姨奶奶,打牌什么的,连接不上。
—————————————————————————————————————
还有点哲学吧,其实一开始不知道原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哲学,
还以为是小说呢,
想要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名字好听哈哈。
可原来哲学思想源自尼采,
尼采啊……那位宣称“上帝已死”的哲学家(科科)
不过还是有阅读的价值的,
毕竟不了解 人 头脑想出来的哲学,也就不能跟神的真理比较,
不能比较,就显不出真理的可贵。
而且我一向坚持知识具有包容性,
所以广泛而深厚的阅读是我一直希望,也正在追求的。
但是真理,不能妥协。
—————————————————————————————————————
总想着假期要好好安慰我的嘴巴,
把想吃的都吃一遍~
可是钱是个问题/.\
败家败吃的模式打开,
但节制还是要有嗯嗯。
假期,请继续充实下去——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