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星期一

2020年要多喝水。

当大人一点都不好。他们说成为大人会对很多事情波澜不惊,其实是因为身边的荒唐事发生太多(?)我还是很想念情感神经都很细腻敏锐的时候,那时候,一朵花都能使我快乐,写日记都是感叹号,所有的心情都那么立体又新鲜。我真不喜欢、很不喜欢“看淡”。看淡?那是因为太多锋利太多撕裂太多无解,而没有什么可以仰望的就只能看淡。12月份听见的事,见过的人,都像一块块石头往我身上砸,一不小心就想大吼“什么?!”,然后后面是好多好多的点点点。我不知道是祂抛掷的力度变大了还是我的承受力变小了?小时候心脏很强啊,跟别人吵架都不算什么,现在一个眼神就能把我击碎。被好多奇怪的石头打中之后的我,现在面对一朵花一棵树一朵云,都有些麻木。变得迟钝变得缓慢变得冷眼旁观。主色调又浅又淡,而我目前好像只能适应这样的程度。太鲜艳饱满的颜色会让我感到刺痛。于是转了一圈,我还是难过地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再也挽回不了,有些东西则是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再不想变成大人也已经被叫阿姨了。(啧)

除了发现日记更少使用感叹号之外,在用力地抵挡日常消磨的时候偶尔会不小心掉进思想的裂口。不管是情感还是理性都出现越来越多的坑坑洼洼,龟裂的口子,碎痕随处可见。我的言语变得混乱而且细碎(难道这是唠叨的前兆!?)掉进裂口里面不会游泳,叫我鲸鱼也没用我受不住水压,只得沉溺得越来越深越来越深然后就一下子被淹没了。句号不是救生圈,是我口里吐的泡泡。很多很多的句号但结果怎么也结束不了反而是不断不断地呐喊出一个又一个畸形的感叹号。日常和时间像刀一样刮过我,一刀又一刀,日记是破烂不堪的盾牌,唯一的军备是祷告。

日子还是在纠结该不该留刘海是不是有好吃的他会不会懂我的各种念头中过去。结果是决定不留刘海但剪了短发的2019年年终,我还是、还是感到深深深深的害怕。感恩和害怕奇怪地交织在一起,我感恩所拥有的并且不想再往前。其实是我的害怕大过了神,我的信心被反锁。哦,主啊。你叫我不要害怕,因为你应许与我同在,如果受伤就受伤吧,如果失望就失望吧,如果经历这一切能够学习让我更像你,那么求你使我再不愿意也能去经历。因为我一生的目标不是生活幸福美满没有一丝一毫痛苦,而是荣耀你。也许将来见到你,我能看见自己身上最像你的地方就是那些伤痕。受苦进入完全啊,你没有逃,我又怎么能逃?

2020年,请让我更加更加更加体会基督的爱,并且能够去爱别人吧。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挪去了。”


2019年9月24日星期二

点一首《也许有一天》给你。




——————————————

我是个特别容易纠结的人。
尤其在关系上。

有些时候是我难以判断所以纠结;有时已经判断出大概来了但是纠结下哪一个结论;下了结论了纠结要不要实践落实;终于下定决心要落实了就开始纠结实践的方式;然后已经实践了,就开始纠结对方的反应……

但是还是感谢主,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纠结的过程费时缩短了不少。

比如和家人的关系,比如道歉和表达爱。有人曾对我说,当你一次次地选择悖逆神,那在犯罪这条路上你就会越来越少挣扎,对罪越来越不敏感和妥协;同样的,当你一次次挣扎着顺服神,慢慢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去顺服。所谓的“在一条路上越走越宽敞”。

所以感谢主。

但是。

在男女关系上,我的进度还是非常非常缓慢。

当然,纠结过程的费时也取决于对方的成熟度、我和他关系的亲密度和对方的情感稳定程度等等。所以因为是他,我能缩短一些纠结时间。

但是,还是会心疼啊。

亚伦曾问我,是不是太习惯拒绝了。
是。也不是。
从来都没法习惯,却只能学着去习惯。
因为只有一位啊。而我也会失去耐心,常常也会想着说不定这次就可以不用拒绝了,或者很自私地想着也许他能给我我想要的,或者也许他能够让我不那么费劲就能喜欢上吧。
但是在纠结之中无法忽略圣灵的声音——嘿,你难道不相信我吗?不管是什么理由,根本点都是因为不相信神。不相信神会预备那一位,不相信神的时间永远是最好的,不相信神其实就是一切的满足。

顺服真理,也意味着不自我欺骗;爱人如己,所以也该释放对方的心吧?

能不能以邮寄一封明信片的速度,把这拒绝慢递?我想我只能祷告祷告祷告,求主赐我智慧,如何能够更温柔——把时间拉长?把距离拉远?还是把所有对话中的期待和情感都打上马赛克模糊掉?

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忘记。在这之前,希望能好好地道别啊。





2019年9月11日星期三

感冒不宜思考

语言限制思维。回来后面对马来西亚华人使用“马来西亚式华语”,我发现我的表达能力下降,词汇量变少了,很多抽象的想法和细致的情感都很难完整地、准确地表达——不管是文字还是言说。表达之前总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组织我的句子。老实说我有点沮丧。再加上,现在的工作环境大量使用英语,目前委身的教会也是英语为主,英语和华语,感觉两头不到岸。在这里,人们不喜欢精准,尤其对待语言,随性一些也就亲切一些。走向深度意味着容易给人带来不舒服。

最近在反思,如何能够既不妥协,也不令人那么不舒服?

基督徒在世上是光和盐。作为亮光,我们总被提醒要照进黑暗里,因为在黑暗中的人们是多么地渴望光明,有了光明就有了希望。但其实,有时候长时间呆在黑暗中并且早就习惯的人们,任何一点光明都会令他们不舒服,令他们感到刺眼,就像在黑暗中看着发光的屏幕。有时候,他们是讨厌光明的。

Y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她的一切和我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很在乎她,也希望她能真正地喜乐,并且充满感恩和希望。但事实是,她是一位充满抱怨和苦毒的人。在我看来,她正在黑暗中努力地习惯着她的痛苦。有一次,因着一些事,她带着嫌恶的口气和表情对我说,与我相处时她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我的所有都让她觉得很“大”。她说不上来,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在我身边她觉得有压迫感,我也许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但我的存在非常刺眼,仿佛时时刻刻都在藉着我和她之间的对比来提醒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她面前,如果我表现太多喜乐、感恩等正面的反应,会激起她的防卫机制,她会立刻武装起来,然后开始去以更多的解释来淡化或者遮盖那些刺眼的差异。

能不能有更柔和的光呢?

我一直很喜欢五月天的《温柔》,“走在风中 今天阳光 突然好温柔”。太阳是炽热的,但有时温煦的阳光却让人感觉温暖而不至于灼伤。耶稣是全世界最温柔的人,因为他是烈火,但当他来靠近我们,他却让我们感到如此地温暖,我们看见身为人的他如此柔和谦卑。

所以我想,谦卑也许就是那块纱吧?盖在刺眼的灯光上,使亮光变得柔和。

而我,也许正在学习着如何把眼泪和爱编织成纱,覆盖我全身。并让所有沉甸甸的伤害都藉着祷告变得轻盈,冉冉飘升到神那里。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真的好难好难。爱人很难,爱神更难。但是这却是最美好的一种能力。

——————

昨天和Z聊天发现,我们的心真的很不愿意接近神。要去到神那里,往往总会藉着一些什么,爱情、友情、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藉着这些给我们动力去更靠近神一点点。而有时候,上帝的确会允许我们藉着这些去更亲近祂。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心真的太悖逆了吧。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能乐观看待,而是应该悲观地看待。如果最终我们藉着X去到了神那里,开始学会单单因为神的缘故去服侍、去爱人、去活出一个更积极的生命,那么这结果就十分感谢神。但大部分时候,X本身会取代神的位置,我们并没有藉着X去到神那里,反而把X当成了偶像。“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

——————

本该是赶着出考卷的夜晚,趁着轻微感冒的借口试图努力地表达——还是觉得很吃力,正如我最近的各种心情。一边感恩也一边吃力。都说年纪越大越谦卑,原来是因为知道了很多事情是无奈和无力的。但我还在挣扎着寻求方法,我相信自己是缺乏智慧,我需要智慧。智慧去教导学生、智慧去正面影响学生、智慧去帮助他们彼此相爱、智慧去传递真理……感恩的是,《雅各书》说:“你们中间若是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所以我当继续地求,也聆听、学习、思考、改变和实践。

——————

如果不祷告,我应该活不下去。
——————

爱,直至受伤害。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本想感性地说点什么最后为什么就变成这样了。

紧握拳头,轻轻地说:“忘了吧。”

这一生有太多的分岔,太多的离别,太多的挥手微笑说再见。
记忆是唯一的证据。
如果连记忆都没有了,那么我拿什么证明我所爱的他们曾经存在过?

安徒生曾经问他一心倾慕的瑞典夜莺——詹妮·林德,
“您一定是恨我的?”
“不,我可不能恨您,要恨,就得先爱……”

这是我听过最残忍的拒绝。
所以你有什么一直哽在心里不愿释怀的恨吗?
忘记他。因为这才是最残忍的报复。

我最不想失去什么呢?
自主生活的能力和记忆。但是我的这一生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爸爸最近短暂的失忆和一些像孩子的举动,令我不安。
人都不想依赖别人,因为依赖别人就会活得“没有尊严”。
人这一口气,其实都是靠着尊严活着。
所以没有人愿意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的软弱和不足。
我们总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即使现在不足,也是一个正在努力的不足。
当有人说:“我承认自己的不足,所以我要更加努力”的时候,
其实他仍在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
“我怎么会做这样的事?”“这不是我”“我那天状态不好,所以才这样”“我是遇到了真的挑战我极限的人,我才会这样,平时我不会”
其实,你仍在努力维护你自己的“尊严”。
但是你的尊严从何而来?你的尊严建立在哪里?
——当然是我的价值。
你有什么价值?
——我的价值,是爱我的人赋予我的,了解我的人才真正明白我的价值。
(高分答案)
但其实,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是:我的价值,在于我有能力做好一些事。在于我是个有用的人。
不想承认吗?但其实很多人内心对自己真正的价值就是这个答案。
因为只要有一天你“没用”了,基本生活习惯都无法自理,大小便都需要别人帮你擦,那你觉得别人还认可你的价值吗?
你觉得自己的价值,贬低了吗?
卡夫卡的《变形记》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你的价值到底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年轻可以加码,老了就要打折扣。

只有当有一个绝对标准认定你的价值,你才有价值。
那这个绝对标准,是什么?
金钱?地位?权利?
别装了,这些,我们都知道不是最美好的标准。那些鸡汤,你还喝不够?
是品格?道德?善良和不善良?
一个人如果犯了错,他还有价值吗?
一个人如果犯了罪,他还有价值吗?
如果以行为来定义他的价值,那一个人若杀了人,他还有价值吗?
如何来判断行为?
……
别问了。

上帝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所以人的价值在于此。
按着形象是什么意思?
自由、尊贵、爱、公义……
你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所以才有价值;而是你有价值,因为造你的上帝有这些
祂按着祂无限全然绝对的爱、自由、尊贵、公义……造了有限的你。
是祂有价值,所以你才有价值。
你的价值是因为你是被那慈爱的、自由的、公义的上帝造了。
我画的花,大概值得十元;梵高画的画,大概值得1亿。
祂会改变吗?不会,所以你的价值也不会改变。

但是你的行为得自己负责。

扯远了。

人都是靠“尊严感”活着,我们不喜欢依赖。
因为依赖表明我们是软弱的、需要帮助的,我们最讨厌这种感觉。
所以才那么用力地呐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种口号啊
我们要奋斗,换取我们应得的。
但是,空气是我们奋斗来的吗?
婴孩喝的奶是婴孩奋斗来的吗?
爱是奋斗来的吗?
爱就是,无条件、没道理。
所以,没人要白白得来的啊,没人要恩典啊。
因为“恩典”,这个词令人难受、作呕,
——我才不要“恩典”,我难道是狗吗?巴巴地向上帝讨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自己做的事,自己扛
很有骨气哦,可是这叫无知。
你不知道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地狱是什么。你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2019年2月10日星期日

一本23页的书。

纸张很柔软,只要长时间保持某个“姿势”,它就会变成那样的形状。我的笔记就是那样,结果现在它怎么也压不平。我想起书中的那些折痕,同样让人感到无奈又烦躁。折了就永远有个痕迹,即使压平了还是会留下一条线。可是我还是很粗心,常常不小心就在书中留下折痕。明明小时候最讨厌作业本上有“老师的书折”,折角露出书框的那种,很刺眼地提醒我有错误,要订正。

书折除了标记错误,最常见的还是标记重要书页。因为书签的功能更多时候是“暂停”,它不具备“标记”功能。但是折角就不同了,它从书里产生,折痕也会永远留在书里。每次翻开这本书,那条若有若无的折痕就会提醒我这一页是重要的。而且更令人烦躁的是,即使有一天我认为这一页不再重要,用尽一切办法想要使折痕消失,它都会一直在那里。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才叫“书痕”把,能消失的话就不能用“痕”这个字了。

一本23页的书,怎么看都很薄。

要是让我折的话,我也许会在11页、18页、20页、22页折一下。
11页是我最不想折的书页,因为那页一翻开尽是争吵、苦闷、空虚和黑暗。我永远记得11页的第7行,第21个字,那天是妈妈的生日,但那天是我一生中跟她争吵得最激烈的一次。今天晨祷的时候想起昨天去静妮家拜年,看见她和瑞文如何细心地照顾孩子——“我也曾经被如此细心照顾啊!”脑中就浮现这句话。我也曾经、被我妈妈如此对待,成长为现在的我。上帝藉着妈妈让我知道什么是爱,就是无条件的牺牲、牺牲、牺牲。所以该谢谢的是我妈妈,别人对我说生日快乐时,我该说:“我替我妈妈谢谢你。”因为在出生和成长这件事上,我一点功劳都没有,我就像敬谦和伯贤,等着被喂奶、被哄睡、被呵护。

18页有白色的雏菊,和冰冷阳光。我想我当时其实没搞明白,永远失去一个很重要的人意味着什么。18页打了很多叉叉,但是又涂掉了,因为我以为我的书不能打叉叉,它必须一直都是勾勾,有叉叉表示我是个软弱的人、不优秀、不成熟的人。所以硬是打了勾勾,但是这个勾勾是我自己涂改打上的。这一页也有泪痕,但不是我的,是祂的。

20页因被泪水大面积沾湿所以皱巴巴的,写满guilty guilty guilty。我曾经很想把这一页的折痕抹去,可以的话甚至想要撕掉,但上帝在20页的最后一行写下两个字:重生。

22页是我总算看见,原来不是我在写,而是上帝抓着我的手在写,写了22页。22页很精彩,有最美的彩虹最高的山、最脏的茅坑和最纯洁的人。22页里面写满了名字,不断被提到、不断被纪念,后来我才知道“名字代表一个人”这句话的意义,因为在那个看不见对方的时候,只有名字提醒我他们存在。

23页才写了第一行,我不知道下面会是什么内容。今年的未知感比以往都来得重,我只能战战兢兢、相信是上帝在抓着我的手写。虽然我会一直问祂:“下一句是什么?下个情节是什么?”但祂只告诉我要耐心等待,并且相信祂,一定一定会写出意想不到的好故事来。最伟大的故事已经发生,耶稣基督的名贯穿整本书,主题思想已经有了,情节就不用担心了。

书痕不会消失,标记着那些重要的书页。但其实没有一页不重要,每一个字每一行,都重要。重要并不因为这本书将来会成为多么伟大的故事,而是上帝在握着我的手写着。每一条书痕都是小心思,我没办法标记上帝,所以只能标记那些会让我记得上帝的事——重要的事。重要的不是书,而是上帝。

感谢上帝,让这个一无是处还负债的人活着,享受你的阳光、雨水、空气,和爱。我的生日的确快乐!因为我一无所有被无条件恩待。

诗篇139




2019年2月1日星期五

比撒列,你被提名传召了。


主啊。

主啊。

以后的我看现在的我一定很幼稚、很傻。

因为现在的我看过去的我也是如此。

你在永恒中看我,必定也是如此吧?

傻女孩。

为自己凿开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但是这一刻就这一刻,我就承认自己的幼稚。在祢面前,我不需要装。

上帝,求你使我等候你,求你使我满足于祢。
你在我身边放了许多人,他们是我要向你祷告交托的。
是你说,软弱的要扶持。但我拙口笨舌,说不出什么话。我总是给人压力和压迫感,是吗?


 我的主,现实是这样平淡,平淡到有时会忘了这一切是多么珍贵。平淡到失去激情、失去盼望、失去为你做梦的信心。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个词"institutionalize"(制度化)。要将一个人制度化并不难,只要给他每日所需,日日重复,不给他“出乎意料”,不给他意外和冒险,我们就是一个螺丝钉。所以耶和华从天上呼召亚伯拉罕,所以耶稣忽然地来到世界,一切都是超乎常理常规。每日都一样平淡、现实,如果我不打开信心之眼去看,就是如此。我家前不久刚换了路由器。旧的路由器从外观上看一点也没有损坏,但实际是它的信号非常弱,弱得我的电脑都感应不了。新的路由器和旧的路由器并没有区别,但就是那“看不见的”网络信号决定了他们的价值。一个能连接,一个不能。每一天都一样,今天和昨天都没有区别,除非与祢“连接”,那这一天就是美好和珍贵的。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初雪的雪花,那一天主日的梧桐叶。那时候,与你如此靠近,那时候在你的殿中祷告,何其美好。每日早晨的灵修和祷告也是何等的甜蜜。那是一个除了人之外还有祢的世界。那是天国,那是有祢在的地方。

主啊。我不知道。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求你使我的心安静,不聒噪,在你里面平稳安静,像断过奶的孩子在母亲怀里。主啊。2019年,你会如何带领我呢?你会的,因为你的恩典和慈爱每日倾倒,放肆张扬。只要有树的地方就有你的挺拔;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你的柔美;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有你的辽阔,就是空气——都是你随处随在的呼吸。你是我的藏身之处。尽管你离我很远,你是神,我是被造物,我不及你的儿子那般圣洁、美好、温柔,但你却愿意称我为儿女。不是因为我,而是你的儿子。我对自己卑鄙的认识永远太少;我对祢的圣洁和荣美的认识也是如此。我如何能明白呢?如果没有树,如果每一片叶子都一样;如果世界没有爱,如果没有什么是金钱买不了的……我就会相信,祢不存在。我就会相信,你是残忍的,是无情的,是自私的。但是主啊!这世界既然不是如此的,那说明现在这是一个如外衣渐渐旧了的世界,而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客观存在。

主啊,你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远安置在人心里。你爱我们,在所有的被造物中,单单给了我们选择爱你或者不爱你的权利。这是你的爱!这权利,是你给的。自由是你爱的礼物。没有你的爱,自由就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深渊,把我们拉入其中、坠落,让我们被“自由”奴役,而不是在你的爱和真理中享受自由。

主耶稣基督,你很远,也很近。你远在2000年前,却也住在我心内对我说话。你是神,是高高在上的神,但你却降卑自己,出生在具体的地方、进入具体的时间、在具体的历史上活过。不久前听某人在说教会观的时候,突然很惶恐,好像“我”突然就消失了,消失在教会这个群体里面。其实是我误解了。我想起全年读经的时候读到,神在吩咐以色列人建造会幕、约柜等等至圣物时,他说:“看哪,犹大支派中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耶和华已经提名召他,又用神的灵充满他,使他有智慧,有知识,有作一切巧工的技能。”神指名道姓地点出一个人来,指明:是他!,来完成。所以,我既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位,也是自己的一位。耶稣基督救教会,也是切切实实地救了我。我有独一的灵魂,属于祂。

我是属于祂的。我是祂的人。


2019年1月28日星期一

送给朋友一颗燃烧的温柔


那天靖哥哥说,他跟成都那些孩子们说将来你们一定会忘记我,但没关系,事实就是如此。具体细节其实我忘了,我只记得听完的当下我说:好残忍啊!靖哥哥说事实是这样啊,他参加了那么多次的营会、各种营会。是啊,我难道也不是吗?从小学五年级参加第一场营会开始,就不断不断地参加各种营会,结识各种不同的人,也学习如何去结识不同的人。也有那种哭着说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那种营会,但是几年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那些人、那些事。但是、但是,那些营会留下来什么呢?带给我什么呢?一定有的,融进了我的成长里、我的青少年时光。那样的体验刺激我,那种人际关系润泽我,塑造了现在的我。我很庆幸,也很骄傲,是的,所以我容易对平面的游戏厌倦,我喜欢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未知的、刺激的可以有位格交流的游戏。没有什么比亲眼看见你因为全心投入游戏而露出笑容更令人兴奋的事了。


其实我想说说"朋友"。所有能称之为“朋友”的,一定是因为我们之间共同拥有的什么。最基本的就是拥有共同的一段经历或者回忆吧。是那段经历和回忆使我们两人产生联结,有了可以称之为“朋友”的资格。我和许多称之为朋友的都这么开始,因为某次美好的相聚,因为某次印象深刻的营会。而那些所谓的"很重要的朋友",又都是在相处中发现两人除了共同的经历和回忆之外还有其他共同拥有的东西。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同样喜欢某一具体的人事物,于是关系更加深刻和紧密。最幸福的,也许就是拥有同一个目标,并能够互相扶持,一起为之燃烧。因为这样的朋友,不只拥有你的过去,还拥有你的未来,你的生命的全部他都可以参与。因为生命是超越时空的。


所以也许他们和我是因为共同的回忆和经历联结所以称之为朋友。如果仅仅只有这样,实在支撑不了长久和深刻的相处。至少我是吃力的。因为他们仿佛永远停留在你的过去,而没办法和你一起前进。所以才说三观很重要,虽然三观不能当饭吃,但是三观不同真的会让人吃不下饭。当然,这还是恩典!有些东西应该果断决绝地击碎,尤其是那些无意义的墙;但是有些东西应该温柔、沉默和等候。我该击碎的第一堵墙就是我无可救药的高傲、冷漠和自我中心。我想起那天查经陈刚哥说我们常藉着给别人贴上标签来把那个人"取消"掉,而耶稣打乱了一切,使我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不再是标签,而是真正的人。人,按上帝形象所造,是个有机体,但因为我自我中心,当一个人来到我的生命,我就给他贴上标签:性别男,姓名刘小明,工作会计员……然后把这个人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入我世界中某一区块。从此以后他就属于那个区块,仿佛他不会成长,不会改变,无形中就把他这个人给"取消"了。有时候我会惊讶地说: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是因为对方的行为超过了属于他的区块,或者说: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但为什么我的前提是他不会改变呢?人是不断在成长和改变的啊,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我世界中的一张名卡,也不是承载着某个角色的工具。我爸爸不是我爸爸,他是一个承载着"爸爸角色"的工具。所以当这个工具不能发挥他的效用时,他就不再是我爸爸了。主啊,这就是我,这是何等可怕!求你指教我,决绝地破碎自己,破碎这种用高傲和自我中心筑起的墙,却对别人有更多的等候和温柔。


这两年越认识“温柔”这个品格,就越发现其中的深妙。耶稣是最温柔的,因为祂是烈火,但他来靠近我们时,祂却使我们感到温暖而不至于灼伤。祂能,但是祂选择了不能。这是全世界的温柔都不及的温柔,这是祂的温柔。因为没有比祂更大、更深、更高、更远;也没有比祂更卑微、更靠近、更透彻、更深厚。


所以永远听不腻五月天的《温柔》。


我很感谢那些生命中和我一起被燃烧的灵魂。感谢神给我机会参与他们的生命,感谢神使他们影响我的生命。虽然和其他人一样都聊着相似的话题,虽然都在笑着、哭着,但是望进双眼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我们到底是谁。不是都说,两个人同时爱着同一个人的时候,这两个人是最容易察觉彼此的心意吗?我在你眼里看见他,你也在我眼里看见他。因为我们都爱他,所以我们轻易地认出了彼此。因为祂那么的美好,以至于当我知道你也爱祂的时候,我就感到开心、骄傲、并与你惺惺相惜。认出你眼里的基督,认出你生命里的基督,从而发现原来我们将自己交了出去,交给祂。因为都爱祂,所以爱彼此。我们都爱上了那么美好的一位!祂值得更多人的爱,祂的名值得被称颂、被宣扬、被传讲。


所以,我不但拥有你的过去,还拥有你的未来——我们因着同时被燃烧而拥有了全部的对方。


主啊!你的温和使我为大。因你名叫耶和华。耶和华,耶和华,有怜悯有恩惠,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愿我能像祢一样温柔。虽然有些朋友和我的联结只在于过去;虽然我们走的方向渐渐地对立;虽然我会因此而感慨、惋惜、失望、难过,但有一种安稳叫做"不再害怕失去",这种安稳是因为相信祢在掌权。

再听一遍《温柔》,尽管它永远说明不了祢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