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本想感性地说点什么最后为什么就变成这样了。

紧握拳头,轻轻地说:“忘了吧。”

这一生有太多的分岔,太多的离别,太多的挥手微笑说再见。
记忆是唯一的证据。
如果连记忆都没有了,那么我拿什么证明我所爱的他们曾经存在过?

安徒生曾经问他一心倾慕的瑞典夜莺——詹妮·林德,
“您一定是恨我的?”
“不,我可不能恨您,要恨,就得先爱……”

这是我听过最残忍的拒绝。
所以你有什么一直哽在心里不愿释怀的恨吗?
忘记他。因为这才是最残忍的报复。

我最不想失去什么呢?
自主生活的能力和记忆。但是我的这一生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爸爸最近短暂的失忆和一些像孩子的举动,令我不安。
人都不想依赖别人,因为依赖别人就会活得“没有尊严”。
人这一口气,其实都是靠着尊严活着。
所以没有人愿意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的软弱和不足。
我们总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即使现在不足,也是一个正在努力的不足。
当有人说:“我承认自己的不足,所以我要更加努力”的时候,
其实他仍在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
“我怎么会做这样的事?”“这不是我”“我那天状态不好,所以才这样”“我是遇到了真的挑战我极限的人,我才会这样,平时我不会”
其实,你仍在努力维护你自己的“尊严”。
但是你的尊严从何而来?你的尊严建立在哪里?
——当然是我的价值。
你有什么价值?
——我的价值,是爱我的人赋予我的,了解我的人才真正明白我的价值。
(高分答案)
但其实,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是:我的价值,在于我有能力做好一些事。在于我是个有用的人。
不想承认吗?但其实很多人内心对自己真正的价值就是这个答案。
因为只要有一天你“没用”了,基本生活习惯都无法自理,大小便都需要别人帮你擦,那你觉得别人还认可你的价值吗?
你觉得自己的价值,贬低了吗?
卡夫卡的《变形记》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你的价值到底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年轻可以加码,老了就要打折扣。

只有当有一个绝对标准认定你的价值,你才有价值。
那这个绝对标准,是什么?
金钱?地位?权利?
别装了,这些,我们都知道不是最美好的标准。那些鸡汤,你还喝不够?
是品格?道德?善良和不善良?
一个人如果犯了错,他还有价值吗?
一个人如果犯了罪,他还有价值吗?
如果以行为来定义他的价值,那一个人若杀了人,他还有价值吗?
如何来判断行为?
……
别问了。

上帝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所以人的价值在于此。
按着形象是什么意思?
自由、尊贵、爱、公义……
你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所以才有价值;而是你有价值,因为造你的上帝有这些
祂按着祂无限全然绝对的爱、自由、尊贵、公义……造了有限的你。
是祂有价值,所以你才有价值。
你的价值是因为你是被那慈爱的、自由的、公义的上帝造了。
我画的花,大概值得十元;梵高画的画,大概值得1亿。
祂会改变吗?不会,所以你的价值也不会改变。

但是你的行为得自己负责。

扯远了。

人都是靠“尊严感”活着,我们不喜欢依赖。
因为依赖表明我们是软弱的、需要帮助的,我们最讨厌这种感觉。
所以才那么用力地呐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种口号啊
我们要奋斗,换取我们应得的。
但是,空气是我们奋斗来的吗?
婴孩喝的奶是婴孩奋斗来的吗?
爱是奋斗来的吗?
爱就是,无条件、没道理。
所以,没人要白白得来的啊,没人要恩典啊。
因为“恩典”,这个词令人难受、作呕,
——我才不要“恩典”,我难道是狗吗?巴巴地向上帝讨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自己做的事,自己扛
很有骨气哦,可是这叫无知。
你不知道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地狱是什么。你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