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星期六

十一月 | 如日之恒


一、置身烈焰


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 。(路11:37)


灰暗日子写的每一首诗的开头,都在问我们里头的光是怎么暗下来的。主说只要眼睛黑暗便全身都黑暗。原来在黑暗中的人比瞎子还瞎,瞎子想要看见,而他们(我们)是不想睁开眼。如果不及时仰望基督,黑暗就会渗透、染成一片墨色,如最深的暗夜,仿佛从未有过太阳,从未有过温暖。难怪,主说黑暗掌权,那时刻真是撕裂的。该流泪时流泪,该祷告时祷告。


二、如日之恒


上一篇略提到了温任平等人“被流放”的心理。他们的诗的根是一个不存在在现实的、只是他们幻想中的“神州”。我读再多的文献和资料,都只能感伤,而无法超脱。难道这种被流放的失落全是他们自作自受,不值得被同情和理解么?


然而读《创世纪中的福音》的时候,才发现果真是属灵的人参透万事啊。钟马田牧师对这被流放的失落才是看得透透彻彻的。原来所有人都存在这种失落感:


“这不就是现代男女的最佳写照吗?他们心里迷惑,感觉自己好像身在孤寂的旷野。他们并不了解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情的发展似乎与自己的预期不同,跟心里想要的不一样。人们就是深陷于此,无法自救。他们自觉被隔离在外,总是惦念着想回去某个地方,但却一再失败。”

“我们都有一种念头,认为自己应该生而快乐、生而平安,喜乐地活着;但这些东西却不知何故离开了我们。所以世人从此感到不安、始终忐忑,发现自己难以自处,也跟别人难以共处。”

所以当L大哥发来问候,说自己现在生活顺遂,能够常常做他想做的事儿,有了漂亮体贴的女友,在国外也算衣食无缺有着极好发展,却还是说:“总感觉少了什么。”T地不好么?那应该是最适合他的地方了,就好像我爱N地,也常常是梦里都想回去的。然而他还是失落。T地不是伊甸园,他失落的,我们失落的,是那回不去的伊甸园,而不是现实中的某地某处。


三、扎根磐石


所以,我的文字,是不是也该把根扎在一块实实在在、现实的土地上?


有了这样的念头之后,不管是听道还是查经还是阅读就连划个手机看到的图,都会“搅扰”我,叫我不安。同样是那本书上说:“有时候呼召几乎是无法解释的,在我们感情和意识的深处,逐渐浮现不安的感觉。……这就是上帝的呼召。祂把特别的意念放在我们心里、搅动我们的心。”


哎。某文说,一个人该以什么标准判定自己该呆在哪座城市,或者离开哪座城市呢?一是盟约,二是呼召。许愿必得还愿,神是轻慢不得的呀。然而我才发现,原来我内心深处担心的是可能会失去安逸舒适的生活、高薪资、亲友对我的评价。再看看和我同龄的人,有的都买了一套房子,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或者都成为收费教投资金融的“网红老师”了。即使是现在决定了,将来我会不会后悔?


N地不是我的伊甸园,也许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回去N地这件事当成了与神讨价还价、或者摔跤的筹码。给我这个,我也能做好啊。但是爱祂的心不容许我忤逆和不顺服。你爱祂,那瓶真哪哒香膏就必得破碎,这不是道德责任,也不是要表现自己,而是来自心底的渴望。不明白爱的人怎能理解?


中间略去了细微末节。最后和我亲爱的属灵伙伴嘉云聊过后,深相契合,聊着聊着心底就好像有火在燃烧啊。冰镇奶茶喝下肚就不免打了个冷颤。罢了,我该做什么,能如何发挥我最大的恩赐、热情投入的事儿,我就该去做。眼下,我只想祂快乐。违逆的那条路是这样的:他将他们所求的赐给他们,却使他们的心灵软弱。(诗106:15)


四、执灯之人


L大哥说起自己的两个基督徒朋友,年纪轻轻就患上重病绝症,问我有没有安慰的话可以说与他们。可他的语调听起来需要安慰的是他。又问我,这是不是信错了神,怎么年纪轻轻就这样了。L是个不好糊弄的,多年前曾说过自己是要了解各个宗教了,最后再来挑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那种人。我只得拿出拉撒路和财主的故事来。要是今生平安顺遂大富大贵,死后却是承受地狱之苦,那是不是比那有永恒盼望但今生多受苦难的人来的有福呢?L又问,那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死了,言外之意是为什么还要受那么多痛苦才死。你说呢?


“ ……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希4:11)


好久没见J,近况又是惊得我下巴掉地上。不过算是不坏的事儿……有些人就是鱼特别特别喜欢的,J就是。她的烦恼也挺烦恼,求主带领。

天啊。这篇好长,我十一月都经历了什么,也太啰嗦了。爱看不看,反正他一定看。


今生总是锈迹斑斑,然而主都会一一擦拭,直到那一日就会全然反映祂的荣耀了!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诗半首

我们的光是怎样一点点暗下来的

笑容是怎样一滴一滴消失的

怎样变得灰暗

不笑比笑更自然

我们都恍惚了

流泪了,舒服了

又要再一次沉默 沉没

被世界划伤

被自己吞噬

厌恶别人,却感受别人的痛苦

恨也恨不了,只能把自己弄湿

弄湿了还要自己晒干自己

再爬起来弄全家人的三餐

你看啊

我的光呢?被近亲刺伤啊,被自私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啊

谁来抹去

把我也抹去

我啊

把光还给我

逃开啊,绳索

你说你是自由的

我却只看见你的孤独

像鲸

告诉我,告诉我

你畅游的时候是不是在哭泣

是不是在哭泣

怎样不哭泣

怎样游进一片海

而不哭泣



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

十月 | 言过其实

 

其实,不是故意要把月份总结写得很“属灵”很高大上经文满天飞,好像在卖弄什么。我也很想很想,只写那个月生活中具体的经历和感触,平铺直叙的,或者带点起承转合的小精巧,把一个事件说好,变成一个接地气的故事,耐人寻味的,而不是那种远在天边的希伯来文。


有作家说,写作就是要把自己的内心血淋淋地撕开,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地触动别人的内心。再言说本身就是一种再经历,那些能说出口的东西,还能一遍两遍三遍地反复言说的人,要不是已经在痊愈的路上,要不就是自虐狂。(作家大概多多少少有些自虐吧)


而我还没有勇气去把那些事又再说一遍,再剖析一遍。但若是把那些曾经安慰过我、带给我盼望的经文字句再说一遍,全部重温一遍,那不就是再经历一次安慰吗?而且,对我来说,那些才值得被反复言说,自己的事,那么微不足道,比起其他人,我只能叫不知足。

2020年10月4日星期日

九月 | 你的温柔能抚平世界的粗糙


一、


“要做讨神喜悦的事。”


这句话中的"要",是表示自发的意愿,而不是被迫的命令。在所有的命令、标准、要求之前,是关系、约和爱。正如十诫的开头是"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所以做讨神喜悦的事,本质上不是履行职责,或者去取悦对方好换来我所要的。


你有没有爱过人? 爱Ta的时候,任何Ta爱的事,你都愿意去做。不是命令也不需要勉强,只因为你爱Ta,希望Ta快乐。 因为对方快乐而快乐,因为对方痛苦而痛苦。那心痛着顺服,痛苦中成全,只为了让对方快乐的滋味,能体会的人就会明白——"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这句话不是冷冰冰的命令,而是生命连接的渴望,爱与被爱的隆重邀请。他邀请你与他连接,好让他的爱能流淌到你的生命中,支撑着你,使你在爱中活着,并且结果累累。


二、


有一件事我是知道的,就是每日活着都是为了更具体清晰地认识神。 我们用这一生来认识祂,到时候面对面,就是带着我和他所有的故事见面。每个与他面对面的人都有和他专属的故事,个别又相似,贯穿的主题是“救赎”。


三、


 שכינה   šekīnah 

焚而不毁的荆棘是上帝荣耀的彰显。上帝荣耀的临在改变了亚伯拉罕、摩西、保罗的生命——你的生命有没有过 Shekinah Glory of God ?


祂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不是一种爱的超能力,不是遥远的完美和全能。而是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性情,有主权,圣洁的神。祂可是对摩西再三的恳求回应说:"罢了!你不要向我再提这事" 的神。


所以别把祂当成是会无止尽满足你所有渴望的慈爱老爷爷。当有人说主对她说:"亲爱的,你辛苦了,让我来承担……你太累了,你不需要那么努力。"这种话,就觉得可怕又不舒服。主可是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那一位主啊。


四、


 谎言是由部分真相构建起来的。


只要开始对那个人有一点点不满,所有蛛丝马迹都会成为证据指向最冷酷而痛苦的结论——"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他根本在敷衍我"……魔鬼想要让你相信这结论,因为这会使你痛苦,又可以让你心里充满苦毒怨恨。


或者,靠着圣灵,也可以选择另一种可能,另一种证据更少,结论不太成立的可能性。相信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是你相信神的话——"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因此即使对方真是那样一个人,你仍对他抱有希望。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主。 


五、


两年后我又会在哪里?


我没有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无论我在哪里,主都会确保我听到他的声音。这不就是最深情的爱了?“不管去哪里,我都要你听到我的声音。”所以中学和学院在YFC;大学在南京;回国后在PCC。一刻也不中断啊。


我的牧人,如此细致周全而深情。他的爱是浓烈而炙热的。回望我走过的每一步,就知道他爱我。那我还求什么?不满足什么? 你就是我此生要到达的彼岸、我的那片海、晚霞最绚丽的那抹金光,和我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六、


每次都觉得不写了,不想写了,每次都要那么用力才能说出口。一字一句都像刀锋又一遍遍地划过那些走过的日子。说出来的都是血迹、泪痕。而那天T说了那么多,是要耗费多大的力气?


求主亲自抚平,所有的伤痛。


七、


主日下午躺在晒过的被子和枕头上,可以闻到阳光,暖暖的、软软的,好像睡在云朵上,好像塞了满嘴棉花糖。 






2020年8月29日星期六

八月 | 愿你的心永远活着

 从结束的那一晚开始,醒来又睡去,只要脑袋稍微空白就会思索,我的八月月份总结该怎么写。想着,不如不写吧,就放那天在院子里随手拍的晚霞。提子说可以写一篇给自己看,一篇他能看。但说不定他能看到的还是那张晚霞。你从两个月的第一天开始写,而我,写在结束后的第二天。

其实,我还真的真的没有再多的话要说。写这篇也许也只是为了抒发和整理。这两天都在看哈利波特。我想起那时候给你发的小测验,看完哈利波特全集的你,说没有Sorting Hat大概分得也不准确。上周一位学生说想要养只狗,问我想养什么狗,我说拉布拉多,因为它是有点聪明的狗。你看,你不是毫无痕迹地从我身边走过,有些东西在我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嵌入我体内。
其实能够忆起来的,都是一些日常的谈话,微不足道也没有什么伟大含义。然而占据生活的大多都是日常,那些惊天动地的日子其实真的很少很少。因此正是那些日常牵扯出日常的对话然后牵扯出你,使得我的情绪复杂得更幽微更难以分辨。分辨需要花力气,而我已经在那天与你谈话时用光了。
我很庆幸自己是在谈话结束后才读到你的动态,虽然也因此睡不好。如果先读了你的动态,我大概真的无法完整地说完吧。谁能知道那晚有多揪心呢?读完你的动态脑袋里面只有两句话——我到底做了什么?我都做了什么?其实只要再深入点想,就能知道这问题本身就错了,爱,从来都不是因为对方的行为赚取的。我做了什么和我没做什么其实都不是关键,发生的所有事都是祂的安排。我只是感慨,呼唤和应答真的很少有实现的时候。
大家都是怎么步入婚姻的?以前想这问题想的是怎么筹备怎么计划未来怎么适应二人同住;现在想的是他们是怎么做出决定的?他们真的都彼此真心相爱吗?还是只是一方爱上,另一方被这样的爱感动而接受呢?又或者是“兜了一圈发现原来还是对方最好,反正也没别人了就是他了吧。”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如果是,他们是怎么能够生孩子的?如果不是,那他们是不是也都经历了很多曲折?反正我是下了决心,永远永远都不要用“接受”来践踏对方的真心。你是那么值得一颗真心啊!我凭什么给你一颗妥协的、残缺的心?
越长大越发现能说的话很少。有时候问出的问题听进去就会变成责怪、讽刺。所以我都不问J为什么不去教会了,这问题本身就有答案。问,其实是强迫她去面对那个答案。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太舒服。你知道的,我的偶像就是别人的喜爱和称赞,我是个那么在乎自己声誉的人,为了不想要被讨厌,我真的会不问不说。但你不一样,你是那么正直勇敢诚实。只是这一次,我得借用你的勇敢,把答案摊开强迫你直视。得到你的喜欢其实不该说谢谢,谢谢似乎是在表明我有某种资格领受。
说这些干嘛呢。说不定以后你会后悔自己曾经喜欢我。竟然曾经瞎了眼喜欢那么一个虚伪自私又冷漠的人。你知道焰心是火焰温度最低的部分吗?(不用查,我已经查过了。)文学上说是‘冰冷的’焰心,虽然物理上还不构成使用‘冰冷’两个字。当外焰接触空气燃烧发出光和温暖,内中的焰心其实是‘冰冷’的。而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那焰心,你说的温暖和温柔,是我的外焰,其实我的内心极其冷漠。要不我怎么会,怀揣着那样的决定还能与你轻松地聊了一小时?
罢了!再说就是积攒罪过,而且其实也说不完。本来就是意识流,只为了整理和抒发。但文字真神奇啊,写着写着就会留下什么加深什么。我不想把你记得太深刻,因为太揪心了。你看,我还是自私。也许我该说的是,我不想再让你加深对我的眷恋,因为太浪费了。
愿你的心永远活着。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六月 | 但愿你的每个夏天黄昏都悬而不落


一、

……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六月上旬不论是读经、诗篇、背的经文还是阅读的文章,都反复出现“刚强”“壮胆”的字眼。也许战胜无力感和无能感就是刚强起来,没有别的途径。看见这命令的那瞬间,内心就有些些力量了,因为知道是主藉着他自己说的话在对我说话,对此刻的我说话。

更深的安慰从默想上下文来,神如何使我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叫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基督藉着信心住在我心里,意思是当我相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就能看见基督,不但能看见,还能在心里确实地知道他正在我里面。这真是莫大的力量!

……使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这么看来,爱是建立在正确的信心(正确的对象-圣经所启示的神,正确的认识-圣经所启示的真理)之上,因此这爱不是虚无缥缈,更不是泛滥的、毫无原则、虚假包容的爱,而是有根有基的。根基就是对基督正确的信靠。并且,是和众圣徒一同明白,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明白。

二、

六月读了J.I.巴刻的《清教徒肖像》。在最焦虑动荡不安的那个主日午后,藉着书中引用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的自述,给了我内心的平安和确信:

……我现在能够更加平安地确信,自己的一切过失都已得蒙救主赦免。这是因为我深知自己除了基督再无其他主人,并且我也深知自己的软弱,但除了被他呼召,以他的事工为念,并在这世上专为他活以外,我的生命再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价值和目标。
那页贴上小便条写着:“来自神的平安,使我确信自己已被饶恕和接纳。唯一的主人是基督。”过去一个月多的不安、感觉与神的关系停留在知识层面,因为这一平安临到,就都消散了。

无论多么糟糕有罪,我都已被赦免和接纳。

三、

说说6月份发生的一件事。爸爸有高血压,但是每天都要吃奶油面包。奶油面包有反式脂肪,而且糖分还高,于是我和姐姐就不许爸爸天天吃还吃那么多。他很不情愿,后来在我俩极力证明劝说吃奶油面包对他健康的坏处后,才说会少吃。结果有一天刚和他说完话,就瞄到桌上放着两大包的奶油面包,一下子就暴怒了,感觉像是压抑了很久的各种情绪在这点上爆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气。结果爸爸慌了,狂敲门,还在门外各种立志保证不再买奶油面包了。拍门不应,就绕到厨房去对着我房的窗户喊。

天啊,这样我哪还有什么气?噗嗤就笑出来,但心里还是不想理他。爸爸就连发好几封信息又是解释又是保证。看着信息,然后脑中浮现背的经文“不可含怒到日落”,我看了一下时间,哼,才3点半,离日落还远着,就给你内心折磨折磨,看你下次还敢不敢。

这么一个念头,哪能逃得过圣灵的谴责。也许我的怒气有理,但是后面这种让爸爸受点内心煎熬的想法就不对了,就是恶了。所以还是即时回了信息,解释和道歉。最后约好,以后吃芝士面包代替奶油面包,芝士好些,而且不能吃多。爸爸回了个大笑脸。

这件事让我知道:第一,上帝创造了各种情绪,愤怒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需要被引导。以前我总觉得愤怒是不好的,但,神也以怒气形容自己啊。其实一开始很难过,因为发现人性正是这样,不管是爸爸还是学生,好言相劝的时候就无动于衷,非得表露点愤怒不满,才会觉得事态严重,认真看待。

第二,我被深深爱着啊。爸爸虽然很爱吃奶油面包,但他始终在乎我过于奶油面包。在爱我的爸爸面前,我不需要隐藏、不需要完美、不需要因为害怕他受伤就保持距离,因为爸爸对我的爱经得起我把真实的、不堪的、丑陋的彰显出来。并且经此一事,爸爸和我的情感关系,感觉更近了呢。

四、

六月其实还有好多的细碎的情感和小事,有时候也会因为那些细碎与神国的蓝图神国的计划比起来微不足道而感到难过(通常这种时候就更觉得自己卑微渺小不起眼)。仰望基督,就可以看见自己虽然渺小微不足道,但主仍然是眷顾着我,他是按着家族名字把我呼唤出来的。

我的那些细碎和拉扯,是我得面对的战场。那么,就要靠主刚强,去打好这场仗。

五、

背完了《以弗所书》和《腓立比书》。背经好处太多了。

六、

但愿你的每一个夏天黄昏都悬而不落

走完了你想要的所有晚霞

还能哼着诗歌闻着饭香回家

到时候桌上一定会有

新鲜的玉米、刚剥好的莲子煮成汤

我还希望下一场能跳舞的雨

再等有木香的秋天闻一片落叶,还有

一定不要忘记

冬天的时候写写信。

七、

“为什么我们要传福音?问别人愿不愿意悔改信主可尴尬了。”

“嗯……因为,当初也是别人给了我做决定的机会啊。”

原来有好多事情早就存在了,只是少了一个做决定的机会。

晚安。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五月 | 从此只有永恒能打动我了。

5月揉进了很多碎砂,疼痛里面有泪水的冰凉。

不管长得多大,我都是那个渴望父亲关心和爱的女孩。小时候因为做错事被打手心大哭,和长大了面对餐桌上的冰冷而掉泪,其实都是一样地揪心。疏离和冷漠也许真是存在的,但并不表示我要憎恨他。我的悲伤可以交给主,并且信靠他的应许。不是疏离和冷漠把我关进牢笼,而是我内心的苦毒和怨恨啊。

“永远”两个字因为太闪耀,不免被苦毒和谎言利用,“他永远都是这样,永远不会改变……”这种话,一定要相信是谎言。以后,我只把“永远”用在属于祂的美好事物上。

5月读到了约伯记。对我来说这是最难懂的书卷。并不是因为神学教义复杂需要思辨所以难懂,也不是因为缺少时代背景产生隔阂读不懂,而是这卷书表达的核心情感,不懂。每个字我都能看懂,查了历史背景也能理解,说的每句对话都明白,但我还是不能真正明白,耶和华的回答到底如何安慰约伯?为什么约伯竟然比他的朋友们还有义?也看一些注释,也听一些讲解,但还是只能在知识上理解,怎么都难以深刻体会。大概,我还是太年轻了,没有经历过约伯极大的痛苦。

但那些深渊中的求告,竟有一种比诗更奇特的能力,叫我深深着迷,反复诵读仍觉甘甜有味。在极苦涩的言语里边竟然能尝到蜜,我想这是痛苦的奥秘,也是圣经的魅力吧。

为了带领线上聚,准备了李爱锐Eric Liddell的事迹分享,找了电影来看,一部描写他的上半生,一部描写下半生。上半生是为了守安息日不参加比赛的奥运金牌选手;下半生是为了福音关进潍坊集中营的宣教士。尽管看似分割得很干脆,但他生命的主线贯穿始终——为了荣耀神而活。如果能够做一件事,在做的时候说“……我能感受到神的喜悦。”那是多么美好的事!

主啊,我不过就是个小弱女子,在巨大浩瀚的时空中不过是一颗尘埃、一颗沙子,一下就会被淹没吞噬,如此卑微、渺小又微不足道。但若主许可,真希望我的生命也能让别人看见的时候说:“主的名是应当称颂的!”这样我就此生无憾了吧。但转念一想,那样璀璨的人生必定要经过许多的打磨和篆刻,而我私心也享受着安逸舒适,骨子里也很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但我内心又听见,那声召唤是要我走下船舱,行在水面上,我的主在那里,我岂能不走向他?

5月的最后一天是主日,也是五月天的线上演唱会。我有那么一秒钟想着要去能和大家一起听就好了,但晚上有更美好的现场,是属天的大会,相比之下就一点都不后悔遗憾了。于是6月第一天,处理完手边的任务,锁上门,满怀仪式感地开了全屏想要好好地被感动一番。1小时08分的演唱会,极尽诚意,在台北市立体育馆,每一张椅子上都亮着应援棒,他们都在卖力地唱着,那些像海浪一样曾经那么深地侵袭我的歌,此时此刻我却——没有太多触动。(还不小心打了哈欠、看了一会儿时间)。

摇滚的时候觉得又吵又杂,抒情的时候觉得都是寂寞和绝望。“寂寞”这个词频繁出现,所有的歌仿佛都在说:在宇宙灭没之前,在这个脆弱的我消失之前,能不能有点什么,什么?什么!?

没有永恒的歌曲,再也打动不了我了。

看着闪烁的灯光效果,我突然想起Planet Shaker、Hillsong、赞美之泉……越想越气,他们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和他们一样?留言处有人说五月天就是信仰,《倔强》的一句歌词令我心惊恐惧:“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世界的音乐如此,因为他们没有神,自己就是自己的神,但什么时候敬拜神的歌曲也变得和世界的歌曲一样,敬拜神的时刻竟然也变成了演唱会一般!?才知道,他们不只是埋没了诗篇的美好所以可恶,更是因为亲吻世界而令人可憎!

其实,我还缺少圣洁情感,所以不能真正恨起来,但一层厌恶包裹一层悲哀,让我真看不下去,心里只想着“主啊你世世代代,做我们的居所”的崇高圣洁美好。那是天上的歌,和这世界的歌都不一样。

不过我还是要很诚实地说,当阿信说,今天无论什么原因你不能见到你想见的人,不要紧,我们唱《突然好想你》给你听。心跳顿时漏跳一拍,感觉被说中了什么。五月天的歌啊,如今我还能听的,大概只剩下《温柔》了。因为温柔meekness是他的品格,也是我最想拥有的他的品格。结果演唱会上没唱,我苦笑啊,好像祂连最后一点,对他们的感动都不给我。你看,我们的主,爱得火热,嫉妒之心浓烈就连一点都不想给别人。要的你,全部的你,爱是一丁点都不能给别人。不能。

不过我愧疚,最近我可没有很专心地注视他。心里乱糟糟的,总是有事占据我的思绪,很少想到我们主。说好的不看小视频了,还是看了;说好的不刷屏了,还是刷了。气死了气死了。唯一一点点,就是说好的背经是背了,按计划这周五就能背完。这两周年中假期,没有说好的,但最近常听Ligonier的课和讲道,有点儿惊喜。5月不是雨季,但最近天天下雨,可开心了,全当礼物。

不专心还想着要礼物,我也太任性了。

2020年4月5日星期日

三月| 大家都爱听故事,才没有人要读散文呢。

越来越习惯在家呆着的日子,每天的生活比以前更规律。多了很多时间阅读、听道和写作。猛爸说在家也要过得用心,早餐也要精心预备,像和心爱的人一起吃早餐那样有仪式感。这么想的时候,一切动作都变得甜美了,想着我计划要去做的每件事都是因为爱我的主希望我如此做。主希望我每天早晨都亲近他,主希望我好好吃早餐,认真地教课,多听道,常阅读,勤写作。主还希望我打电话关心朋友,陪爸爸一起看电视,切好菜,做好饭。

虽然我看不见他,但我知道他喜悦看见我这样生活。

这样生活的结果是,日记本变得越来越厚,也用得快(竟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更多)。新换的本子上面有只蓝色的鲸鱼。鲸鱼在文字里面畅游,偶尔换个气喷水柱,有时候则沉到深深的海底不见了。但大部分时候它是在不同的人的故事之间穿梭。(路易斯说大家都爱听故事,才没有人想要听散文馁。)

看着别人的故事,总希望那个人能做出好的选择。一旦他选错,就会感到无比惋惜,也会紧张地期待他的结局。但当我们身处自己的故事,我们却常常抱着“即使选错了也没关系,反正故事的结局一定会扭转,这段错误会成为成长的经历。”我们忘了,有些无法挽救的悲伤结局正是从第一个错误的选择开始。谁能保证你的故事一定有反转呢?你怎么确定你就是悔改的彼得,而不是吊死的犹大?

(担忧的另个原因,也是因为实在看见太多太多,一步错,步步错,最后离神越来越远的人。)

上帝给我们选择,其实是要我们经历顺服他的喜乐和平安。从始至终这件事都是一个祝福,一种荣耀,一盘递到我们面前鲜美的果子。但因为罪的玷污,我们整个的目光都颠倒了,我们竟然感到顺服是一种束缚,一种难以达到的彼岸。甚至在因为责任或义务去顺服之后,丝毫没有品尝到果子的甜美,反而是味同嚼蜡。

不过好消息是,甜美的果子不但甜美而且充满营养。吃多了不但可以增强免疫力,还会改变我们的味觉,使我们真正尝到其中美妙的滋味。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爱这果子了,这果子会从从内在开始改变我们。

————

周五那天没教课,吃完午餐二刷了电影《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看完后意犹未尽,拿出小说来读。小说里的阿斯兰更加真实、温柔、有威严,有一种神秘的魅力。每每读到阿斯兰的出现内心就会小鹿乱撞。最最令我激动的是《能言马与男孩》中,阿斯兰和小男孩沙斯塔的夜晚对话。那夜晚的雾浓得沙斯塔连骑着的马头都看不见,他正歪歪斜斜地走在极其险峻的悬崖边自己却不知道。大雾里,阿斯兰出现了。他安静沉稳地走在悬崖和沙斯塔之间。沙斯塔不知道阿斯兰就是整个旅途中偶尔遇见的狮子,而阿斯兰说:

“我就是那头狮子。……我就是逼你与阿拉维斯同行的那头狮子。我就是在坟场这死人之家里安慰你的那只猫咪。我就是在你睡熟时替你驱逐豺狼的那头狮子。我就是使马儿们在恐惧中获得新的力量、奔驰最后一段路程,以便你及时见到伦恩国王的那头狮子。而且我还是你当年并不记得的那头狮子,当年你奄奄一息躺在一条小船里,是我把船推动,使它漂到一个海滩上,有个渔夫坐在那儿,午夜未睡,收留了你。”

“你是谁呢?”

“我自己。”那声音说道,又低又深沉,大地为之震动;接着是第二遍,“我自己。”响亮、清晰、愉快;然后是第三遍,“我自己。”那可是柔和的低声细语,你几乎听不大见,然而它又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仿佛树叶儿也随之簌簌有声。

……

读到这儿的时候仿佛心脏快炸裂了。会不会——到时候我度过了整个的一生,终于见到我的救主耶稣基督,那个保守我一生的主,不管我是否意识到,都陪伴、督促、责备、训练、安慰我的主。在一生中我觉得最美好和最痛苦的时刻他都在身边看顾的主。我的一生其实都在越来越清楚地看见他,所以亲眼见到的那一刻一定一定不是陌生害怕的。

只是我如今仍旧无法想象,当我用复活的双眼亲眼见到复活的基督,会令我的心如何颤抖啊!我的心能承受得住那种战栗着的喜悦吗?哦!能的,到时候我有了复活的身体,一颗复活的心,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

四月,请你也要从时间的缝隙中流进日常的甜蜜,好让那些细碎的裂痕能被爱和恩典填满。这样,我就更有勇气抓住那些在我身上流窜过去的故事啦。

要像这样
从心底笑起来
把头埋进去
这样眼泪和微笑就会落入我怀里


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

汇总| 主内微信公众号集合介绍 Part 2

延续上篇,继续给大家介绍和分享个人觉得不错的主内公众号。

我把我进行的这项“大工程”告诉亚伦,他看了一遍名单,说:“的确都是好公号,特别是头一个。感谢这几个号流出活水滋养我们大鱼。”

可见这几个号除了我个人特别有收获之外,也的确是造就不少人。

心血来潮做的这件事,看了一下浏览量,嗯,果然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关注。没关系,反正我就凭着一腔热血在做这事。

这种时间机会多难得啊,何不赶紧来做自己特别有热情做的事,好好充实自己。人啊,最怕的不是没有时间机会,而是时间机会摆在你面前了,你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它溜掉。

我们总是后知后觉,事后才发现那正是最好的时候。

—————————————————

#8《DoubleRay》(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DoubleRay的前身是“以撒花房”。以撒花房有个团队,除了文章之外还有微店,有售卖过一些特别精美的小物,比如项链,挂布。这些小物都是大宝儿灵感创作,订制的。后来因为团队“各奔前程”,就在不舍之下分开,大宝儿就独自打理DoubleRay。她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大宝儿自己的心路历程、属灵反思、情感等等。非常细腻疗愈,排版看了也很舒适。另外还有自己制作的精美墙纸。每张墙纸都精美又高端。粉丝很多,主打温馨和感动。

个人感受:

一开始是被以撒花房的墙纸吸引,想说怎么会有那么精美的墙纸。后来读了文章,惊为天人,情感细腻丰富,文笔清新感人,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之后就一直是我的星号。我分享这个号给很多人,大家都很容易被它吸引(弟兄也不例外),可见它的确有点实力。不过因为文章内容多数是大宝儿自己的属灵感悟,是比较个人的,因此阅读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有些思想呈现出来可能比较注重个人感觉和感受,对于神的公义、审判、烈火的个性强调比较少。

关键词:情感;疗愈;文学



#9《创造科学》(不定期推送)



 外部介绍:

这个号是“Creation”机构旗下运营的。Creation汇集全世界顶尖的基督徒科学家,他们致力证明《圣经》和科学并不相违背,并且用科学证明圣经所提到的真理,和圣经本身的真实性。范围横跨考古、医学、地质学、生物学等等专业领域。有纸版杂志(中英都有),他们的事工对于护教有特别重要的贡献。内容偏学术。

个人感受:

个人比较少读这个号,因为看不太懂大部分的内容,太专业了。不过还是有关注一些,比如关于进化论的错谬、大爆炸理论、挪亚方舟等等还是会看点。是非常专业和有水准的公号。对科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订阅关注。

关键词:科学;信仰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0NDM1NTM4MA==&scene=124#wechat_redirect


#10《归正神学》(频密推送)


外部介绍:

号如其名,就是归正神学的号。主要推送的文章有归正神学牧师的讲道、教义、教会治理、圣礼、要理问答、诗篇颂唱《耶和华的歌》(这个也有!惊喜!)等等。内容比较严谨、深入。干粮无误。

个人感受:

个人也比较少阅读,可能是因为的确费脑子。教义神学类我还是喜欢读纸版。相当有水准和严谨对待圣经和教义。刚刚发现有《耶和华的歌》,就是编曲了的诗篇,也是我教会在聚会时使用的版本,蛮惊喜的。

关键词:归正;神学;教义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A4MzQ1NDA5MQ==&scene=124#wechat_redirect


#11《CMF家庭事工》(频密推送)



外部介绍:

CMF家庭事工的文章主要关注在辅导、属灵生命、家庭等基督徒生活方面的内容。他们和目前全世界最权威的圣经辅导认证机构(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Biblical Couselors,简称ACBC)合作。目前在推《信靠祂·哪怕风雨如磐》书本摘录。

个人感受:

会知道这个号然后订阅,是因为去年我和教会肢体一起参加线上圣经辅导课,也就是ACBC的开办的圣经辅导课。CMF负责翻译ACBC的课程视频,所以就知道了这个号。没有太多评价,因为几乎没什么读。不过对于属灵生命和家庭辅导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家庭事工;辅导;属灵生命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jM5NzE5NjcwMw==&scene=124#wechat_redirect


#12《黑门》(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算是翻土撒种的号。里面的内容多数适合推荐给非基督徒阅读,藉此更认识信仰,就像他的简介:“想要你知,我们的信仰有多美”。所以主要内容都是社会热点或者热门话题。另外,黑门有个主内交友平台,可以报名参加,然后认识基督徒朋友哦。(据说有因此恋爱结婚的)

个人感受:

好多热门话题都是从这边知道的,也可以看到黑门对各个话题的信仰解读。因为主要对象是对非基督徒,所以内容可能比较泛、也不是特别深入。偶尔会点进去看交友平台,好多小哥哥小姐姐都超好看嘻嘻。

关键词:社会热点;热门话题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xMDM1MTYwNQ==&scene=124#wechat_redirect

#13《无花果听歌》(频密推送)



外部介绍:

作者是阿浅,个人订阅号。常常会分享和妻子吉吉和孩子的生活,从中有些属灵感悟。也会分享歌曲、电影、感悟,多数是温暖的生活故事。按他自己的介绍是“信望爱的生活故事”。另外,阿浅还是“微读圣经”公众号的编辑。


个人感受:

会注意到这个公号,是因为阿浅也喜欢苏打绿,写过不只一篇。最近一篇是《苏打绿| 在永无天日的世界陪你到底》。后来继续关注也是因为阿浅的文字的确很温暖动人。和大宝儿内心各种动荡不安挣扎幽暗不一样,阿浅总可以更加沉淀、沉稳,读他的文章有一种厚重的安全感。

关键词:生活;信望爱;歌评影评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A5NzYwNTk1OQ==&scene=124#wechat_redirect

#14《莫非不朽的传说》(频密推送)



外部介绍:

基督徒作家莫非老师的公众号。莫非老师是创文文字培训机构的主任,主要是训练和装备基督徒文字工人。她的丈夫杜永浩老师是机构总干事。内容多数是文学类型,谈论的范围很广,有属灵生活、个人反思等等。不尽然都是莫非老师执笔的文章,也有其他的一些优秀文章。另外还会有苏文峰牧师的讲道。

个人感受:

我对莫非老师和杜老师是在2019年去北京参加创文主办的文字营认识。之前听说过他们但了解很少,那次就听他们讲课和分享,觉得收获特别多。尤其是文字营最后一晚的祷告环节,杜老师幽默风趣,听完我的代祷事项还跟我开玩笑,然后带领我祷告,觉得特别温暖。也让我对文字服侍有另一层看见和重视。

关键词:文学;讲道


——————————

今天介绍到这儿,下回见!

其他文章: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

汇总 | 主内微信公众号介绍 Part 1

不少人问我,我常在FB分享的文章都是哪来的,或者优秀的中文基督教公众号文章可以到哪里去看。趁着在家,打算一次给大家介绍我自己follow的中文基督教公众号,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订阅。

下面会根据内容做点分类和自己主观的小评价。另外,下面只会介绍截止到今天还在运营中的公众号,有一些公众号内容非常好,但因为一些原因(你懂的)被注销或者长久停更,就不介绍了,有兴趣想要深挖的可以私信我。

介绍的次序没什么章法,有关键词在下面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筛选。
————————————————

#1《狮子吃草类乎牛》(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首先介绍它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它是我教会(南京改革宗长老会家园教会)运营的公众号。(就是要私心偏心)。目前每天都会推送“诗篇讲唱”,今天更到诗篇28篇。除了诗篇是主推,还有全本圣经的解经灵修文章。这些文章的来由是这样的:从2016年开始,教会开始了“圣道在我心”事工,就是牧师每天都会根据经文讲一段分享。最初只是语音的方式,后来慢慢变成了每次15分钟的录音。从一开始几章一起概述(比如出埃及记1-5章),到后来变成小段落的细讲(比如以弗所书1章1-2节)。就这样花了4年时间把全本圣经讲完。

个人感受:

以经解经,相当严谨,又很温暖感人。很适合在灵修的时候辅助阅读。当下情形,特别推荐读《启示录》。以前读不懂启示录,常常把它“妖魔化”,觉得很神秘,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妖魔。

关键词:圣经;灵修;归正神学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AxNTkyMzYxOA==&scene=124#wechat_redirect


#2《生命之光读书汇》(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看名就知道跟书籍有关,没错。这个公众号主要是会摘录一些属灵书籍,或者一些经典的基督教文章。内容主要都跟基督徒的属灵生活有关。另外,这个公众号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希望在基督徒中间推动读书会,因此也会有很多关于“如何组织读书会”,“读书会的问题汇总”之类的。很实际也很实用。

个人感受:

其中一个打星号的公众号,觉得它每次摘录的文章探讨的课题都很切实基督徒的生命,比如最新一篇的更文是:《书飨| 信心是需要不断操练的》,转载自作者布雷克。

关键词:属灵书籍;基督徒属灵生命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AwOTYwMzgwMg==&scene=124#wechat_redirect


#3《Reformed Beginner》(疫情前每日推送,现在不定期推送)




外部介绍:

主要内容是改革宗信仰神学。前段时间日推《海德堡要理问答》,探讨范围有改革宗教义、教会治理、圣礼等等。想要深入搞清楚教义、教会等课题的可以去找来读读。都是相当有分量的。

个人感受:

个人比较少读这个号的文章,因为对于教义或者比较深的课题,我比较喜欢读纸版书籍过于读微信文章。

关键词:改革宗神学;教义

网址一www.reformedbeginner.net
网址二: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1MjAzNzEyNA==&scene=124#wechat_redirect

#4《福音联盟》(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转发《健康教会的九个标志》9 marks的文章,多数是归正神学的翻译短文章。内容范围比较广,涉及教会、属灵生活、时下热点等等。


个人感受:

内容扎实,亲近。可能是因为是欧美作者的原因,会比较有系统、实用,也有思辨。相当不错,是我的星号之一。

关键词:归正神学;属灵生命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5Njc4NDA4NQ==&scene=124#wechat_redirect



#5《橡树文字工作室》(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橡树文字工作室是一家主内的出版社。近几年,基督教出版社在中国存活实属不易,说来就是一把辛酸泪。因为是出版社,所以常常会有新书的介绍和文案。另外,也是比较多实用的属灵生活文章,多数是转载其他作者的翻译文章,比如《如何培养个人祷告生活?》这类。

个人感受:

文章有深度,有内容。看得出来是相当有水准的。排版什么的也很舒服。唯一一点需要备注,就是有时候会出现很长很长的文,比如一次过连接几篇文章在一起,但也因为这样对专题探讨来说是很好的资源。

关键词:属灵生命;属灵书籍


#6《偶溪》(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这个公众号的前身是“OC海外校园”,有纸版杂志。但因为某些原因(你懂的),被注销,重新开了这个“偶溪”,谐音“OC”。这个号的内容比较多样,有文学类、时下热点、社会议题、偶尔会有歌手作家访谈、影评等等。除了文字,还有图文也有,相当丰富。

个人感受:

我对这个号特别有感情,因为是我第一篇文章投稿并且拿到稿费的号。另外,还有机会和这杂志的编辑一起和其他基督徒作家吃了个饭。当时觉得相当尴尬,因为在场都是文人作家。还记得编辑问我投稿的文章叫什么,我羞得半天没说出来,最后是齐老师(就是我的牧师,同时也是作家)帮我回答。天啊,真是太丢人了,齐老师太温柔善解人意。

关键词:文学;时下热点;属灵文章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3NzUzODU4NA==&scene=124#wechat_redirect


#7《雅米——心青年的角落》(每日推送)


外部介绍:

雅米是灵命日粮Our Daily Bread机构旗下的。内容范围和偶溪相似,包罗万象。主要有时下热点、属灵生命、情感话题等等。主要对象是青年。里面有各种创作:文学、漫画、音乐、小视频等等。好处是有中英两种语言。实际实用,切合当下青年人的需要和兴趣。另外,每个月还会推出精美壁纸。

个人感受:

雅米在刚刚推出的时候我就有幸接触。当时是参加MYFC的圣经研习营,ODB事工的美如姐来和我们分享这个事工,鼓励我们投稿和上网站。之后在微信有了公众号,读文章就更方便啦。个人很喜欢读他们家的情感话题文章,还有每个月下载他们的壁纸,都很美丽也有经文。

关键词:时下热点;创作;属灵生命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jM5OTE1NjEwMA==&scene=124#wechat_redirect

————————

7是个好数字,所以一次就介绍7个,后面陆续有来。另外,声明:本文不代表任何权威,仅供聊天参考。



其他文章:《疫情期间,做个阅读的基督徒》



疫情期间,开始做个阅读的基督徒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大马政府为了控制国内日趋严重的疫情,实行全国行动管制。在家期间,除了滑手机刷剧耍废之外,阅读是其中一个提升和充实自己的好方法。

阅读是个动词,阅读一块告示牌也是阅读,阅读一本板砖厚的书也是阅读。在这个速食时代,更多人是阅读手机社交媒体上的资讯。无论如何,都是阅读。网络资讯发达,内容包罗万象,有些特别吸引人,有些很艰涩,有些你不感兴趣,有些则很切合当下热点。

无论如何,你每天总会阅读,而你阅读的这些无形中就会渗入你的思想,进而影响你看待事物、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三观由此形成。

所以啊,谨慎自己所阅读的是重要的。基督徒更不用说了。我不只听过一位牧者强调:基督徒必须是个阅读者。我们没有选择。因为神就是藉着最普通、最平平无奇的文字来写下自己的话语。上帝藉着话语来创造世界;基督是肉身的道;《圣经》是用文字写成的。上帝没有选择将自己的话语透过一幅画、一件持续发生的神迹、一个异梦异象、一段旋律或者其他的什么来保存,乃是讲语言文字赐给人,使人藉着语言文字、藉着(肉身的道和文字的道)来认识祂。所以阅读是必须的,不会就学,不爱也得学着去做。

我阿嫲,到了七老八十了才来学认字,每天都学、每天都写、每天都练习,直到自己能够看得懂圣经。我阿嫲能做到,因此我相信大部分人也能做到。

(莫非老师:一位成长的基督徒,必定是一位持续不断地阅读的基督徒。)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鼓励大家多多阅读。那么问题来了,阅读是可以,不过看书是另一件事。有人就是看不下去书怎么办。如果本身的耐力和专注力不足,常常无法完整读完一本书,那阅读一些优秀的短文章我想也是可以的。从读短文章开始,之后训练自己能够读小书册,然后读200页以内的书,然后慢慢慢慢训练自己能够读板砖厚的书。因此小文章是一把很好的钥匙,用来开启阅读的大门。

现今社交媒体发达,有很多很有才华的作家或写手都会在公众号或者网站上面发表文章。刚刚说了,阅读会影响我们的思想,所以筛选阅读物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基督教类的文章,不但要防狼(披着羊皮的狼)、防假(假教师假先知)、防盗(盗贼来毁坏杀害),还要内容符合圣经、扎实、感人、结合时下热点、探讨社会议题、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等等。因此好的网站和推送是难得的。

有介于此,我就抛砖引玉,之后写篇介绍的文章,专门介绍个人认为比较贴合圣经和优秀的主内微信公众号,供大家参考。这篇小文章就算是个开场和铺垫吧。

趁着在家,好好开始阅读吧。



2020年1月30日星期四

驳里昂·户易书



"你要多出国,见见世面。见多识广。想法才不会那么单一。"里昂说。
去了这国不够,还要再去这国那国。
我完全赞同见多识广,也完全赞同到各国去见识可以开拓视野,你会更宽容,更理解,少批评,而且更加谦卑地承认自己的有限。

但是我很怀疑,如果我走完了全世界,我是不是真的能更认识这个世界?换言之,我是不是真的有另一种全然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还是最终只能证明这个世界的体系和法则都一样,只是呈现出来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曾经以为,我去了N地,我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哦,是的,我的确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但那是当我在N地遇见另一个世界的时候。那个世界的法则,系统和这个世界都不一样。我在这个世界所可以感知到的任何一点真善美的事物都只是那个世界的碎渣。或者说影子也许更好一些。那是不同层面的世界。人因为无法理解那个世界,就只高傲的说自己"满足"于这个世界,不屑去羡慕和渴望那个世界。哦!你如果品尝过那一点点天恩的滋味,只是一点点,你便再也回不去了。这个世界再华丽,再色彩斑驳,于你不过是糟糠而已。

也许你真的去过很多国家,见过很多不同的人,也体验过我从没有体验过的各种"刺激",进而认为自己见多识广,从内心认为我是井底之蛙,或者夏虫,但我一点也不为此羞愧,反而我是同情你。你可以周游列国,经历颇丰,但若这些经历从没有使你变得更谦卑,更理解,更包容,那么很遗憾地,见多识广的第一层好处你没有得到。再者,我要自信地说,其实你从没有真正地"从不一样的角度"见过这个世界。因为你没有另一种眼光。教堂,你看见的只是用金钱叠起来的宗教政治权利的玩具塔,你看不见,也不想看见更深更深的东西。你的有限和自卑使你自大狂妄,以为这个世界没有你不能"看透"的事。但我真心同情你,因为你没有真正被击碎过。被一种比你更大、超然你之上的,你无法解释的狠狠地刺透。你的生命只是不断地被刨离,又粘合,又刨离。你没有听见过另一个世界的呼唤,我又该怎么对你说那声音所发出的震动可以使整个灵魂颤栗?

你说得对,夏虫不可语冰,套用一句书上比较粗俗的话,不要把圣物丢给狗,两者是同样的道理。我并不羡慕你,并不是因为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对此我反复剖析,但我始终不能完全明白自己诡诈的心),如果你在周游列国后变成一个极其谦卑,对一切美善保有珍惜之情,又恨恶掩盖在文化外衣底下的龌龊肮脏,那我一定深深地敬仰你,听你说你的一切趣事和故事,你遇见的人,你遇见的事。但如果我见到的是一个开口说着:"自焚、寮房还是猎人头是别人的文化,我们不能批评。"的人,我真是从打从内心打了个冷颤,你所谓的"见多识广"竟使你如此冷漠!那是一条条的生命!一个个单纯无知的少女啊!是啊,你也许可以说我在用自己的观念看待他们,这样要求对方是一种"霸权",但我宁愿背负这种罪名,也不愿意拿起相机拍拍照,了解一下"文化",然后转而告诉别人我们该尊重、保留这种文化。

路易斯说:"……爱从其本质上要求被爱者具有完美性;狭义的仁慈可以包容一切,只要爱的对象能免受痛苦,从这个角度讲,这种"仁慈"是与爱背道而驰的。

……爱可以宽容一切缺点,爱得不顾一切;然而,爱仍然希望除去这些缺点。

……在所有能力中,他饶恕得最多,却赦免得最少;他十分挑剔,苛求一切。"

别跟我谈爱,我会怀疑你根本不懂。

——

后记

多年前和里昂聊天、相处有感,却无法言说。今再见里昂发表想法,自己脑补多种里昂隐藏的内心想法,假想出一个不真实但是加重里昂想法的"里昂·户易"。上文驳斥的对象正是不存在的里昂·户易,盼真实的里昂原谅敝人藉他胡言。

本文仅供聊天参考。